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、精細化服務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,豐富便利店功能,實現便利店向社區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延伸。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黔東南州“三強化”加快惠民便利店網絡建設,全力打造城市“一刻鐘便民生活圈”。
強化頂層謀劃,全面統籌推進。一是精準調研。緊盯群眾最關心的難點、痛點、堵點問題,組織州縣調研工作組現場調研,摸清州縣兩級商業網點底數及社區人口結構、收入狀況、消費習慣及食品需求等,為補齊補強社區商業設施布局短板提供支撐。二是明確任務。制定實施方案,以滿足市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,確定重點任務、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,按照“缺什么補什么”原則,在步行15分鐘左右范圍內,布局打造一批業態齊全、功能完善、智慧便捷、規范有序、服務優質的便民生活圈,到2023年全州建設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20個。三是試點推進。加大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力度,黔東南州成功入選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省級試點城市后,圍繞易搬群眾生活宜居便利,加大易搬小區社區商業配套,加快配置生活性服務商業設施試點建設。目前,全州16縣(市)134個易搬小區配置生活性服務商業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。
強化模式創新,推動惠民服務。一是“政府+龍頭企業”開展“農產品七進”。堅持政府主導,國有企業為主建設集配中心,組織農產品進學校、進機關、進醫院。二是“農批+便民生鮮店”推進“農社對接”。注重鏈接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,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、易地扶貧安置小區、老舊小區等開設惠民生鮮店,每天推出生鮮蔬菜及豬肉等鮮活肉類以較低的特價售出。如凱里市充分發揮銀田物流園生鮮供應價格優勢,推動銀田物流園與貴州優家優公司合作,依托優家優在清江、上馬石小區、東出口移民安置區等開設的連鎖便利店,實現“生鮮便利店”向社區“最后一公里”延伸。三是“超市+平價生鮮專區”惠及群眾“菜籃子”。鼓勵品牌連鎖超市下沉,發揮連鎖超市連接基地、統一配送優勢,在超市設立生鮮平價專區,每天投放幾種平價菜和1元菜,讓群眾吃上“低價放心菜”。目前,已建成凱里北京華聯超市、佳惠超市等10個社區便民平價生鮮直銷店,如凱里佳惠超市每天在專區投放9個平價菜,2個1元菜。
強化功能提升,鼓勵“一店多能”。一是強化上門服務,促便利店“走出去”。引導社區便利店提供網訂店取,開展線上下單、配送到家、服務上門等多樣化服務。如七好鮮生豐球綠都店推行精細服務,小區業主只要在群@營業員,可以視頻點菜,5分鐘就可送菜上門。二是推廣一店多能,拓展消費服務。鼓勵便利店“一店多能”,疊加打印復印、快遞代收(發)、早餐、家政預約等服務功能,提高門店使用效率。如貴州優家優連鎖便利店搭載了快遞代收代發、藥品銷售等多項便民服務,凱里東出口移民安置區、江灣一號的便利店取得了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的資質,較大程度上滿足群眾生活需求。三是推進“便利店+餐飲”,便利餐飲更便利。主動適應當前年輕人快節奏消費形式,引導便利店更深層次轉型。如人流量大的車站、醫院便利店提供有包子、茶葉蛋、烤腸、方便面等食品,凱里美宜佳便利店設有簡易餐飲區,方便顧客用餐休息。
來源: 中國政府網